鄉村振興在行動|江西寧都:去九宮格交流打好鄉村“特色牌” 走出振興“幸福路”_中國網


新華網南昌6月14日電 題:鄉村振興在行動|江西寧都:打好鄉村“特色牌” 走出振興“幸福路”

新華網 邱黎 王中慶

過去雜草叢生的荒坡上,如今長出了綠油油的蔬菜,長出了黃澄澄的臍橙,長出了翠浪疊疊的“茶梯”……在江西省寧都縣,“五黃一白”特色產業持續向好,“寧都菜”產業集群蓬勃發展,農文旅融合激活“一池春水”。

近年來,江西省寧都縣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,大力培育鄉村特色優勢產業,形成“選準一個產業、彰顯一方特色、帶動一方致富”的農業格局。

立足資源稟賦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

米酒一杯、醬油一杯、食用油一杯,隨著肉香味濃,咸中帶鮮的“三杯雞”出現在高鐵餐車的菜單上,來自江西寧都的這道美食也被越來越多人青睞。作為江西省商務廳正式對外發布的贛菜“十大名菜”之一,“寧都三杯雞”的主料——寧都黃雞雞肉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,在寧都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飼養歷史。

在寧都縣明德禽業有限公司養殖場內,寧都黃雞正在樹蔭下歇息。(寧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)

晨霧未散,寧都縣明德禽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小寶已被雞鳴聲喚醒,在他承包的山林里,養著上萬只寧都黃雞。

“我們采用類似‘游牧’的方式進行養殖,養出來的寧都黃雞口感個人空間柔韌,咀嚼感強,目前年出籠40萬羽,年營業額可達1500萬元。”陳小寶表示。

“近年來,縣里集中政策優勢與資源優勢,針對寧都黃雞等優勢主導產業‘一業一策’細化出臺了發展方案,培育出了‘寧都黃雞’地理標志農產品。”寧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胡冬榮介紹。

在寧都縣政府“一戶農戶、選一片山地、加盟一個合作社(公司)、建一個黃雞養殖場、管護一片林(果)木、實現100萬元產值、獲得10萬元利潤”“七個一”生產發展模式的帶動下,寧都縣24個鄉鎮聯結規模養殖戶3160戶,現有產業就業人員20000余人,寧都黃雞年出欄1億羽以上,總產值達35億元。

寧都黃雞產業是寧都縣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小樹屋寧都縣立足資源稟賦,聚焦優勢點、關鍵點和突破點,堅持“有特色才有競爭力”,一手抓好糧油生產,一手緊握農業特色產業,實行主導產業“分片布局、因地制宜、集中抱團”,勾畫出寧都發展黃雞、臍交流橙、黃茶、黃椒、黃酒和乳業“五黃一白”的特色產業圖景。

在寧都縣的一處果園內,果農們正忙著采摘、分裝、搬運。(寧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)

瞄準“新賽道” 謀劃農業增值文章

一排排“上山大棚”在陽光下閃爍粼粼,棚內一片片綠色蔬菜青翠欲滴,近年來,寧都縣轉變用地理念,采取試點推進、以點帶面的方式,盤活利用荒地、荒灘等“四荒地”,探索走出了蔬菜大棚“上山”治理水土流失的發展新模式,目前寧都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,有10家企業(合作社)被成功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生產基地,輻射帶動全縣5000多畝大棚蔬菜銷往大灣區。

寧都縣航拍圖。(寧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)

隨著預制菜產業市場需求不斷升溫,寧都瞄準“新賽道”,積極謀劃農業增值文章,從“菜籃子”中端出精美的“菜盤子”。

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實際和自身特色,寧都制定《“寧都菜”推廣發展工作實施方案》《寧都縣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》,著力打造贛南預制菜核心區、全國預制菜產業示范區、客家菜預制加工基地,大力引進現代農業與食品技術開發領域高端人才,拉長群眾從種菜、做菜到賣菜的職業成長鏈條,“產業+就業”雙輪驅動群眾增收致富。

近年來,寧都縣堅持用工業化理念來抓農業,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。2023年,晟陽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寧都預制菜及工業化配餐服務項目建成并投產。目前,寧都縣有從事預制菜企業37家,個體工商戶160多戶,已培育1家省級預制菜龍頭企業和1家市級預制菜龍頭企業,預制菜產業鏈綜合共享會議室產值達15億元。

晟陽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預制菜生產流水線上作業。(寧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)

“下一步,時租我們將持續完善冷鏈物流等配套設施,全力構建從原料生產到食品流通全鏈條協同運作的食品產銷供應鏈,打通觸達消費者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寧都縣副縣長賴曉輝表示。

農文旅融合 繪制鄉村美麗畫卷

走進小布鎮景區,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小樹屋致,干凈整潔的道路連著家家戶戶,穿過簇新的門樓,便能在這里聆聽“一部半電臺”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,了解長征的艱辛和偉大,領略寧都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。

“這段時間,咱們小布鎮景區的采茶體驗活動十分火爆,‘五一’‘端交流午’期間,我們還推出了特色紅色研學活動,接待游客超6萬人次。”小布鎮景區負責人賴玉華高興地說。

為了將紅色屬性點亮為“金色效益”,寧都縣依托革命文物、紀念場館、紅色劇目等紅色資源,發揮紅色研學基地作用,串點成線打造寧都全域精品紅色文旅、研學路線。

截至目前,寧都縣打造了小布村等14個縣級以上特色鮮明的紅色名村。2023年,該縣累計接待紅色旅游游客429萬余人次。

在小布鎮景區的花果山茶園,村民正在采摘茶葉。(寧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)

山巒疊疊、流水潺潺,茶香縷縷伴風來,在寧都,不僅有紅色基因的傳承,還有愜意悠閑的時租場地“歸園田居”。

鳳溪灣位于黃陂鎮干田村,位置毗鄰楊依千年古村和黃陂會議舊址,依山傍水,自然風光極佳,既遠離城市喧囂,還能夠感受天然的農家風情。

“農業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,種植的農作物、養殖的各種家禽家畜,不僅可以銷售,也能成為游客的‘新寵’。”鳳溪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瑞平表示,“高峰期日客流量可達兩千余人,鳳溪灣已經成為集游、玩、娛、購、食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示范觀光園。”

小農莊帶火了小村莊,鳳溪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采取“龍頭企業+農戶”的模式,吸納、帶動周邊近300名群眾參與就業,人均年增收1.5萬元以上。

“下一步,寧都將立足特色優勢謀發展,千方百計補短板,聚力建設新型工業大縣、現代農業強縣、綠色生態美縣、文化教育名縣、商貿旅游旺縣,不斷開創產業強、城鄉美、百姓富、風氣正的新局面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都篇章。”寧都縣委書記傅小新表示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